关于印发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工信部联原〔2024〕2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国有资产、市场监管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

企业政策202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2024年1月16日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 年)

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资源能源密集、过程机理复杂、生产连续性强等流程性工业突出特点。近年来,我国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不断走向纵深,部分行业龙头企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仍面临对数字化转型认识不够、数字化转型基础差异大、建模仿真难度高、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合应用不深入、复合型人才紧缺等问题。为推动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规划引领、问题导向、系统部署、分类推进,以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为最终目的,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深化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强化软硬协同,完善支撑保障体系,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加快推进原材料工业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效化发展,全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主要目标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重点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诊断评估,数字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实现深度应用,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自主调控、运营管理最优决策水平大幅提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应用水平明显提升。打造 120 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培育 60 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形成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重点行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等指标显著提升,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 级及以上企业提升至20%以上。

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突破一批数字化转型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制修订一批先进适用的数字化转型标准规范。推广应用100款以上数字化装备、智能仪器仪表、工业软件等优秀产品,培育100家以上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建设 1 个新材料大数据中心、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4 个重点行业制造业创新中心、5个以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6 个以上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础能力

1.夯实数字化基础。加强企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采集、数据汇聚和数据质量管理等能力。开展基础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提高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环节的数据采集能力,重点围绕高温高压、多介质、多粉尘、高噪声、强干扰、密闭等复杂工况和特殊装备,科学合理布设高清摄像、高精度传感、高性能定位模组等采集设备,推广应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等工业控制系统,加强实验开发、制造执行、分析测试、采购销售等信息化系统部署。规范数据接口、数据结构,加强全链条数据的集成汇聚和存储管理,构建统一数据湖。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强化数据清洗、数据加工、数据审计等能力,提高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用性。2.完善网络化基础。引导企业构建泛在感知网络环境,支撑数据要素流动传输,实现设备互联、业务互联及产业互联。开展内网改造,加快 5G、工业光网、Wi-Fi 6、工业以太网、北斗导航等新型网络通信技术在车间、工厂、矿山的广泛覆盖,打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不同环节“数据孤岛”,提高企业内部业务数据集成与协同水平。基于 IPv6、软件定义网络、网络虚拟化等技术打造高质量外网,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物流、产能、金融等产业资源数据开放共享,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源配置。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和应用,开展关键装备、核心模型、重要产品、关键原辅料等要素的全网注册和数据解析,提升人、机、料、法、环互联互通水平。3.强化智能化基础。加强重点行业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和推广普及,为数字化转型应用提供关键智能化支撑。加快无人运输车辆、作业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新型智能装备部署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熔铸、均化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造升级,显著提升生产过程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加强企业高性能算力供给,促进智能算力与通用算力协同,满足不同类型算力的业务需求,为海量工业数据实时分析提供高效经济的算力支持。提升流程模拟、工艺仿真以及基础物性数据库等工业软件普及程度,推动各行业内生产调度、工艺控制、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经验知识转化为模型算法,形成可在行业复制推广的模型库、算法库和知识库,加速工业技术软件化。

(二)深化赋能应用

4.助力高端化升级。加快产品高端创新,鼓励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基于人工智能、高通量计算等技术开展材料成分设计、结构优化和性能预测,推动材料研发模式变革,强化关键战略材料供给,加速前沿材料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推动生产过程高端升级,综合应用机器视觉质检装备、智能化在线监测分析仪器仪表、质量管控系统等加强生产过程质量管控,开展先进过程控制、计划调度一体化、质量在线监测、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集成应用,提高生产管控的精准性和效率效益。提升服务高端化水平,推广汽车钢、电工钢等供应商早期介入(EVI)“精品+服务”模式,研发应用预测式销售智能决策系统,打造协同共享的智能物流服务体系。

5.支撑绿色化发展。基于数字技术开展装备及工艺流程优化升级改造,促进减污降碳、节能增效。推动企业建设碳排放管控平台和重点产品碳足迹基础数据库,综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开展碳排放计算与碳足迹追溯,促进低碳发展。推动企业和园区加强数字化能源管控,开展重点用能环节的在线监测、运行优化与系统平衡,促进新能源应用和化石能源减量。鼓励建设环境管控平台,基于5G、无人机、遥感、自动监控、机器视觉等技术,对生产、原燃料和产成品运输、治污设施运行、污染物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厂区环境质量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预警,实现环境智能化管理。推广低噪声工艺和智能化装备,涉异味园区及企业加强恶臭自动监测和风险防控。鼓励建设面向行业的循环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促进工业固废与各类副产品的交易流通与综合利用。

6.保障安全化生产。加快在线分析仪器仪表、智能传感器等技术产品和巡检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安全应急装备的应用,提升面向高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原材料生产工序车间、

设备设施、库区罐区的快速感知能力。鼓励企业建设数字化安全管控平台,建立风险特征库、失效数据库及故障预测分析模型,开展关键设备、关键软件、系统运行故障及其衍生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打造超前预警预防能力,建设安全生产案例库、应急演练情景库等知识库,开展风险仿真、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基于评估模型和工具集,开展安全处置措施评价评估与安全事故追溯分析,增强系统评估能力。

7.实现高效化运营。推动企业从传统经验型决策管理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管理模式转变,面向市场需求预测、销售产品组合调配、采购配料优化、业财一体化管理等建立业务模型,提升企业经营分析,全过程预测以及市场快速响应能力,打造销售、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全链条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供产销全流程高效运营。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业务协同和资源优化,支持重点行业龙头企业及第三方机构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打造面向企业全价值链、全资产要素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制造平台,实现制造能力、技术、知识、金融等共享、调度和优化,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效率。

(三)加强主体培育

8.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依托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和示范工厂、工业互联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等现有试点示范工作基础,立足原材料工业特点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选树行动。面向研发设计、制造执行、质量控制、设备运维、仓储物流、能源环保、安全管理等环节,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围绕数字技术在提升产品合格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节能减排水平等方面的融合应用,打造一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效显著、实现制造过程数字孪生的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面向资源勘探、采矿选矿、矿石运输、经营决策等全过程,建设一批资源管理数字化、生产管控智能化、生产流程少人无人化、安全管理集成化的智能矿山。围绕技术能力提升、业务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决策优化、提质降本增效,打造一批制造、管理、服务全流程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9.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支持原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建设数据驱动、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平台,与配套中小企业共享智能设备、智能仪器、智能仪表、数字化软件、工业APP等数字技术产品,向中小企业开放市场、平台、物流等资源。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分享智能场景、智能工厂建设经验,为中小企业在绿色冶炼、精密加工、高效热处理等环节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一体化解决方案。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强化与大型企业的专业化协作,加强数字技术、产品、装备供应链配套支撑,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促进原材料工业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10.推进产业园区智慧化建设。充分运用5G、标识解析,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加强化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园区数字化基础能力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园区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基础设施、资源能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共享共用。引导园区将数字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深度融合,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应急管理、物流管理等重点环节的智能预警与分析评价,推进行业耦合发展,提升园区发展与管理水平。推动数字化协同制造、共享制造在原材料工业集聚地区规模化发展,构建数实结合的产业集群发展新生态。

(四)完善支撑服务

11.加强技术创新供给。支持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高效合成分离、纯净化冶炼、近净成形等典型应用场景,围绕数据挖掘、工艺仿真、过程模拟、数字李生等关键技术开展理论、模型、算法攻关,加速技术创新突破。研制一批技术领先、性能优良的大型PLC、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阀门等标准化产品,开发一批先进适用可靠的工程数字化设计与交付、高级计划调度排产、智能化过程控制等高端工业软件和工业APP,依托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等工作,面向重点行业培育一批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加快原材料智能制造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的整合优化重组。分行业建设原材料工业制造业创新中心,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数字化转型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通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

12.强化人工智能驱动。探索建立原材料企业与人工智能企业之间的需求匹配和创新协同机制,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原材料工业,推动将成熟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生产调度优化、过程模拟仿真、运营管理决策、安全管控等典型场景,催化一批低成本、高价值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培育若干技术能力强、服务品质优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建设适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业数据集,基于现有通用大模型技术底座进行定制化开发训练,构建细分行业大模型,面向新材料研发、供应链优化、大宗商品价格预测等应用需求,加快大模型技术深度创新。

13.增强公共服务支撑,聚焦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重点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化、产业生态建设和数据要素赋能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在重点行业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开展系统性解决方案及轻量化工业APP等技术产品研发及测试验证、解决方案供需对接、数字化诊断咨询等,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和效能评估、进园区和专家行等公益服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新材料大数据中心,构筑多层次、相互协同的新材料数据资源体系,形成数据驱动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模式、产用衔接模式。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原材料行业分中心,围绕行业核心业务汇数用数和赋能服务,推进建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持续提升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能力,支持有条件平台向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转化升级,重点面向中小企业提供运行优化、能源管理、设备运维、环境保护、安全管控等领域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

14.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落实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要求,建立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科学识别和判定企业网络安全级别,落实适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安全防护措施,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演练,实战化检验提升重大风险防御和处置能力,持续完善全流程数据安全工作机制,研制细分行业重要和核心数据识别细则等标准规范,加强宣贯培训,落实重要数据识别备案、安全防护、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要求,全面提升数据安全保护能力。鼓励研究机构、数据交易所、重点企业合作建设面向细分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保障企业间数据流通的安全、可信、可控。推动企业建立工控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技管结合,切实提升工控安全防护水平,落实工控安全主体责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各地区加强与本工作方案的政策衔接,推动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一把手工程”。加强原材料行业数字化转型监测,组织定期开展评估。成立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会,强化对“智改数转网联”重大问题和决策的智库支撑。成立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落实相关重点任务,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评估等服务。征集递选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典型场景、解决方案,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二)加强政策支持,研究制定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清单,用好现有专项资金渠道,统筹支持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围绕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遵选一批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将先进适用技术纳入支持范围,通过实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强化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三)加强标准建设,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绿色安全等,持续完善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面向行业特色需求的新型工业网络,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标准制修订,打造一批覆盖智能采选、无人浇铸、管网优化、窑炉控制等典型场景的应用标准,制定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强化标准体系与计量测试、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的衔接,加大标准宣贯力度,促进成熟标准落地应用。

(四)加强人才引育。开展原材料工业数字化领域重点人才需求摸底,推动建立重点人才和专家信息库,加强人才培养规划布局,支持企业设立“数字化转型首席设计师”“首席数据官”,依托国家相关人才培养工程和攻关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以及一批既懂原材料工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依托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加速培育数字化转型急需紧缺的工程师和技术技能人才,支持引进数字化转型海外高端人才。

(五)加强宣传引导。支持地方举办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发布重大技术成果和典型案例。加强行业数字化转型学习培训和对标引导,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认知水平,推动经营管理理念和转型发展理念变革。鼓励行业协会学会举办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应用大赛,评选表彰优秀人才和团队。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官方门户网站、行业协会、专业智库等渠道作用,强化对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和成效的宣传报道,

附件:

1.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2.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3.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4.建材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附件1

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

一、主要目标

到2026年,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实融合持续深化,企业智能制造能力明显增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平台服务取得积极进展,面向细分行业的人工智能引擎初步成型,逐步由“深化应用”迈向“变革引领”,持续巩固流程工业领先地位。数字化转型成效突出,数字化转型成熟度3级及以上的企业比例达到15%以上,4级及以上的企业比例达到7%以上,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5%以上,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5%以上。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上线2个以上石化化工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新增培育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10家左右标杆5G工厂、70个以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50家智慧化工园区,龙头企业成为引领“链式”转型标杆,智慧化工园区成为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重点省区服务产业综合管理的“智慧大脑”有效运行,重点环节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涉及高危工艺和重大危险源的石化化工企业关键工序设备基本实现数字化控制,安全环境风险实现精准动态预测预警预防,解决方案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培育3~5家面向石化化工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培育一批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石化化工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提高研发设计、生产控制等关键工业软件、工业控制系统等供给水平。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制修订30项以上数字化转型相关标准;化工园区和生产企业普遍设立“首席数据官”,基本建立分级分类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二、重点任务

(一)强化标准基础,科学评估数字化现状水平

1.健全标准体系。发布实施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健全涵盖基础共性、重点领域应用、综合评估的横纵一体标准体系,为实施全面诊断评估和转型提升奠定基础。

专栏1标准建设工程

1.基础共性标准,包含石化化工专有术语、数据字典工业控制数据、企业业务数搭等通用标准,石化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数字李生等赋能技术标准,石化行业5G网络、异构网络融合等工业网络标准。

2.数播及模型标准,包含石化智能工厂参考架构、信息模型、数字化交付等资产数据及模型标准,炼化装置模型构建、数据采集指标等物料,工艺数据及模型标准;能源管网模型构建要求,能源数格采集指标的公用工程数据及模型标准。

3.关键应用标准,包含操作报警管控、智能巡检、工艺优化、过程质量等生产管控与优化标准,环境风险预管、现场作业管控,碳排放等安全环保管理标准,动设备故障诊断,静设备健康诊断、电气运检,仪表健康诊断等设备管理标准,蒸汽动力优化、瓦斯系统优化、组气系统优化,管网优化等能源管理标准,进出厂物流管理,无人罐区等物流管控标准,设备远程运维、产业链协同等新模式应用标准.

4.诊断评估标准,包含炼化、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及化肥、氨碱、轮胎、榜细化工及新材料等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水平与成效评估标准,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2.实施全面评估诊断。依托石化化工行业相关咨询服务机构建立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推动各省区组织分年度数字化转型评估活动,建立诊断、咨询、评估、改造、验收等闭环化工作机制,实现对标找差距、整改促提升、逐年有成效,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工厂。

专栏2数字化转型评估诊断工程

1.抓队伍,培宵壮大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撑机构力量,负责组织起草标准规范、开展评估专家培训、设立自评估自诊断平台、提供咨询诊断评估服务、打造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资源池等。

2.抓诊断,指导各省区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金面诊断评估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出具“一企一策”“一因一策”一业一策”评估报告,评估智能化水平,找准间题短板,明确改造重点,为改造提升提供依据.

3.抓先进,鼓励各省区结合诊断评估报告,组织化工园区和企业制定改造提升方案,明确目标、路径、步骤、保障措施,避选成效显著优秀企业、提级进步明显企业,通过现场金、观摩金等形式总结经验、直贯推广。

4.抓验收,组织各省区对金年改造工作进行验收,形成本省区石化化工细分行业数字化水平及工作成效评估报告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强化供应商培育,提升场景开发和解决方案供给能力

通过实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揭榜挂帅,围绕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操控优化、设备可靠运行、安全环保低碳等场景提炼关键需求,突破一批技术领先、效果显著的智能化场景,夯实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硬件及装备基础,培育具备较强创新能力解决方案提供商,提升专业化、标准化的智能制造集成服务能力。

专栏3新技术应用场景研发工程

1.生产调度及巡检,基于产品价值链的多装置物态优化、益于数字孪生的管网调度执行、益于物料平衡的调度排产优化、装置静态反应模型及效益核算,智能外操巡检、高空管廊和储运罐区及变电站智能巡检、特种机器人作业等.

2.生产控制及优化,事件驱动的动态调度和多层级计划联动优化、基于多尺度混合建模及智能控制的装置在线优化等。

3.质量检测与管理,自动取选样等智能实验室、高密度期产品质量检测、在级光谱检测仪器,过程质量异常监控和预测、官板智能管理、轮胎胎面检测等。

4.设备运维与管理,乙烯三机等关键设备运行状态智能分析和诊断、腐蚀机理静设备状态评估、动静设备性能的在线诊断评估、电气设备智能分析诊断,设备腐蚀探测、无人值守变电所、仪表故障诊断与预测,装置控制国路评估诊断及优化,阀门内漏诊断等。

5.安全管理,裂解炉辐射炉腺安全监控、突发事件预警与应联动,基于高光谱红外的气体泄露监测、施工过程可视化监控、装卸安全监控、危化品仓库安全等。

6.环保管理、工艺加热炉、裂解炉烟气氮氯化物智能控制、乙烯装置度碱在线减排、化工品泄露检测、烟气排放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泄涌检测与修复(LDAR)、噪声自幼监测、园区恶类(异味)自动监测、水质智能检测、危废全生命周期管理、碳足迹管理等。

7.能源管理,能源介质优化、能源平衡优化、蒸汽管网优化、循环水系统优化,瓦斯系统优化、低温热系统优化等。

8.供应链管理,无人罐区、无人泵房、自幼化立体仓库、进出厂环节无人化等。9.研发设计,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的材料基因基础数据库及原子尺度的模拟计算.

专栏4关键款件与装备基础夯实工程

1.工业软件,包含基础物性数据库、流程模拟软件、石化三维工厂设计软件、管道应力智能分析软件,在线实时优化软件等研发设计类软件;计划排产、调度优化、现场总娥控制系统(FCS)、安全仪表系统(SIS)、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过程实时优化(RTO)、控制性能评估及PID自整定、高级报管管理、控制系统完整性、操作导航、操作培训仿真等生产管控类软件.

2.关键装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系统(SCADA)等工业控制系统;无人立体仓库、无人又车等智能物流装备;物料物性在线分析、固态产品质量在线监测、气体泄漏监测、设备腐蚀探测、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火焰识别、人员异常行为识别等智能检验检测仪器;5G终端、巡检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消防机器人、加油机器人等新型智能制造装备。

(三)强化技术改造,提高行业智能化水平

通过现有资金和政策渠道支持石化化工行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立足石化化工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现状及需求,推进企业在生产控制、安全环保等重点环节加快新型工业网络、仪器仪表、智能装备设备、关键软件和系统等“基础填平补齐”和改造提升,提高全要素精益管理水平,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等“先进成熟技术推广”,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跃升。

专栏5重点领域数字化技术改造提升工程

1.炼化领域,针对生产流程长、多源原油加工过程参数多交等导致的生产过程工艺参数涉及一系列非线性及动态耦合,亟待加强工艺过程优化控制;机泵等动设备数量多、投资大,亟待保障装置平稳运行;资源环境约束收紧下亟待提高风险感知。预警能力等本质安全水平,以及碳排放可视化、能耗优化调节等清洁生产水平;基于油品及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变化优化生产计划等需求,一是做好“蒸础填平补齐”,推广金装置先进过租控制系统(APC),裂化炉、再生器、机原等主要设备全参数状态监测及预测性维护,“工业互联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建设、三度监测、噪声监测、能源供应、生产、输进、转换、消耗金流租精细化管理和在线优化、碳资产管理系统等,解决炼化生产过程中控制参数调整频紫、装置非计划停车、事故损失大、重大危险源风险集中、危险气体泄清难预测、碳排放及碳资产数据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二是做好“先进技术推广”,鼓励数字等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在三维数字化工厂建模,过程实时优化(RTO)、色谱在线监测、大宗化工产品区域共享库存预见性管理,以周为单位排产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炼化企业提升装置生产运行管控水平,加强供应链风险预管和弹性管控能力。

2.现代煤化工领域,针对提升压缩机等设备稳定性,能量生产和释放频繁等经待提高安全管控、能源平衡、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等需求,一是做好“基础填平补齐”,推广金装置先进过租控制系统(APC),压缩机等主要设备金参数状态监测及预测性维护,“工业互联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建设,三度监测,能源供应、生产、输送、转换、消耗全流租精细化管理,碳资产管理系统等,解决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租中控制参数调整频繁,安全风险集中、碳减排压力大等问题;二是做好“先进技术推广”。鼓励数字事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在三维数字化工厂建模、过程实时优化(RTO)、色谱在线监测、设备预测性维护等方面的应用,推动现代煤化工企业务实智能化发展基础、提升装置生产运行管控水平。

3.传统煤化工及化肥领域,针对降低老旧装置居多导致的“跑冒滴涌”,加强“两重点一重大”安全风险管控,降低能耗及碳排放强度,满足农业精耕细作对化肥消费升级要求等需求,一是做好“基础填平补齐”,推广气化炉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工业互联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建设、大型机组状态监测、智能立体仓储管理系统等,解决化肥生产过程中锅炉工艺指标平稳控制难度高,机组等故障多发,液氨及硫酸储罐安全管理难度大,碳排放管理基础薄弱,袋装肥料装卸劳动力密集等间题;二是做好“先进技术推广”,鼓励数字事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在三维数字化工厂建模、过程实时优化(RTO)、烟气排放达标、可视化巡检无人机、企业适管管理决策支撑,化肥流向全过程追溯等方面的应用,推动化肥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服务化转型。

4.氯械领域,针对降低由于生产过租合成炉负荷多变、电解过程电流及电压波动大等工艺不平稳而增加的水电消耗,加强氯气,烧碱等多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控等需求,一是做好“基础填平补齐”,推广电解槽、聚合签等主要设备全参数状态监测,自控阀门应用,DCS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建设,解决氯减生产过程中人工控制不平稳、安全风险集中等问题;二是做好“先进技术推广”,鼓励实施盐酸合成炉、液氯汽化等装置先进过租控制系统(APC)应用,推动氯碱企业提高装置系统平稳率,提升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

5.轮胎领域,针对胶片、脂胚等半成品转移频次密集亞待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终端轮胎门店库存管理、管销管理等效率,加强轮胎质量安全实时监测等需求,一是做好“基础填平补齐”,提高AGV小车等智能机器人在生产中的应用比例,推广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应用,解决轮胎生产过程中成型、硫化等流转环节多导款的劳动密集,差错率高等问题;二是做好“先进技术推广”,鼓励数字事生、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在轮胎三维数字化设计及仿真、硫化工艺实时优化、X光病疫胎检测、轮胎电于标签、质量金流程追湖、供应链可视化等方面的应用,推动轮胎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加速服务化转型。

6.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领域,针对产品种类多、订单小且密集、生产过程复杂、产线切换频繁,亟待提升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部分原料、产品属于危险化学品,亚待加强安全管理;投料过程原料,中间体等以有机化学品为主,亚待降低人身危害风险,减排压力等需求,一是做好“基础填平补齐”,推广智能阀门等仪器仪表、立体仓库、导轨及人站式自动取料、红外识别无人又车、色浆研磨自动控制、搅拌釜自动清洗、VOCs在线监测、噪声自动监测等,解决精细化工生产过程中取送料频繁导致的生产过程劳动力密集,危险化学品储存及有机物排放管理难度大等间题;二是做好“先进技术推广”,鼓励MES系统、先进过程控制系统(APC)、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技术在自动配方调整、乘性生产制造等生产过程和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应用,推动企业提高产级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逐步构建多品类供应链线上网络。

(四)强化平台布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通过遴选面向行业的特色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化工园区智慧化管理、集团内高效协同、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优化、行业内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实现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APP”的应用价值。

专栏6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工程

1.推动化工园区建设管拉平台,立足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应患集中管控、园区产业链协同发展、公用工程互供一体化发展、精细化管理服务等需求,围绕安全生产、运输管理、封闭化管理、应患管理、环境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城建设园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网络等基础设施网络化,安全生产监管、封闭化管理和应患指挥平台化,环境、能源、供应链等运管服务精细化,运营、取务上云等业务管理高效化,数字化产级、智能工厂、产业链分析等产业发展智能化,助力构建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应用智能、产业循环的化工园区。

2.推动大型企业示范建设集团级平台,立足石化化工企业集团内部资源融通协作、集团平合赋能下属企业高效发展等需求,围绕化工产级智能、多厂区管理高效、环保数据实时采集分析、危化品安全生产、化工产品质量稳定、供应链协同等重点内容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底座,综合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和集团数据中心,推进智能制造、智慧管理两条主级深度融合,推动内部企业加速业务上云,减小下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压力,以数智化变革助力企业内部的共享共赢,提质增效与转型升级.

3.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建设区域“智慧大脑”,立足石化化工产业大省安全风险集中管理,环保排放实时监测、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化管理,跨部门工作协同等需求,图统行业运行监测、安全风险预管、绿色环保等重点内容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政府侧工业和信息化、应意管理、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多部门监管数据及园区侧三度排放,重大危险源等数据,形成区域内行业资源一张网,支撑政府开展区域内产业分析、危化品管理、安全应患管理,赋能化工图区开展供需对楼、精准报商。

4.推动细分领域优化提升行业级平台,立足解决石化化工企业在安全生产、环保治理,生态聚集等数字化转型共性需求,围绕平台赋能、方案汇集、企业融通、多方协作等重点内容,聚合国内领先的化工行业数字化生态合作伙伴,打造面向炼化、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及化肥、氨碱、轮胎、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等细分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化工行业特色业务场景的SaaS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及应用生态;推动化工企业上云、用云,提供“小快轻准”特色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劳动石化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

(五)强化前沿创新,推动人工智能等新模式应用

充分发挥石化化工行业数据资源积累丰富、数字化基础较好优势,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技术加速融合,构建基于通用大模型底座衍生的行业大模型,在确保安全性和伦理性基础上,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及模式,抢抓未来发展先机。

专栏7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掘工程

1.工艺过程优化,针对化学合成反应实验阶段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组合较多、实验周期亚待优化、生产运行操作工况组合多变等实际,鼓励通过数理统计,神经网络等手段构建面向生产金流程不同产品指标与进料性质,操作工况等反馈的衍生大模型,识别生产过程瓶额问题,实现实验和生产条件下不同产品方案下快速、精准的工艺操作优化。

2.新产品模拟开发,针对催化剂及其配体的分子结构决定催化剂活性、选择性等关键性能指标,研发过程试错成本商等实际,鼓励适用强化学习,计算化学等手段构建催化剂分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量化关系,开发基于催化剂性能指标、分子结构特征等反馈的衍生大模型,实现催化剂分子结构快速生成,催化剂性能及本征反应动力学的准确预测,变革化工“芯片”研发模式。

3.浆置预测性维护,针对装置故障诊断需要大量实时通行监测及测量数据、机理模型涉及清流等尚不明确,现有机泵维护能力有限等实际,鼓励通过边用边学,非正常即异常的技术路级结合设备国像,设备运行数据构建装置模糊机理模型,开发基于大型机组故障特征与装置转速、轴位移、振动、压比等反馈的衍生大模型,实现装置设备状态在级评估和诊断、运维策略的动态调优,确保适维物作科学合理。4.安全生产损警预判,针对装置关键设备的超温、超压等工艺异常场景和18种危险工艺流程,鼓励融合专家经验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不同异常场景与工艺参数等反馈的衍生大模型,实现高危工艺安全指标趋势预测,动态推理参数的合理适行范围,提前识别异常并关联处置措施,提升生产过程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六)强化安全保障,完善网络与数据安全治理

强化政策标准宣贯,指导行业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围绕原油加工、炼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等业务场景,聚焦生产、工艺、能耗、科研等数据,深入开展重要数据识别备案和数据安全防护工作。

《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