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知发 〔2024〕 3号
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市局各处室(单位):
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系列重点指示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保护创新、服务创新的优势,搭建供需精准匹配、知识产权要素聚集的产业融合创新应用场景,赋能全市产业生态圈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指示,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紧扣“十四五”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聚力聚焦产业生态圈及产业功能区,以开展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抓手,通过创新工作机制、汇集要素资源、拓宽公共服务领域,帮助产业功能区及企业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水平和管理服务效能,加快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我市构建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需求导向,精准施策。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统筹规划,着眼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综合考虑产业特点和企业具体需求,精准匹配企业在“初创、成长、壮大”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方面的政策和服务。
构建平台,专业运作。按照政府部门主导、产业功能区主体、专业力量支撑的思路,围绕产业生态圈、依托产业功能区,构建“专业化、市场化、嵌入式”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集成平台,汇集政策资源、市场要素和专业力量,帮助产业功能区及企业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做好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探索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新模式新机制,促进创新成果运用效益最大化。
聚焦产业,示范引领。紧密围绕我市“5+5+1”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产业为重点,推进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知识产权创造活力、运用效益,助力区域经济产业能级稳步提升。
二、创新推进机制
以专业化思维、市场化逻辑,整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激发产业功能区、产业联盟、专业服务机构积极性,以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及重点企业创新发展需求为导向,引领带动产业功能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优化提升,支撑产业功能区创新驱动发展。
(一)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按照统一识别系统、统一赋能事项清单、统一公共服务标准、统一绩效评价的思路,支持产业生态圈联盟、产业功能区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打造带动力强、显示度高的“赋能中心”示范应用场景。以聚焦产业功能区、服务产业生态圈的路径,逐步扩大延伸知识产权赋能服务体系覆盖和功能,不断提升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的质效和影响力。
(二)引进市场化运营主体
按照公益性和市场化兼顾的原则,引入专业能力强、服务质量优、信用良好的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发挥专业团队资源和市场经验优势,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运用、维权保护等环节强化知识产权服务“供给端”创新。
(三)实行动态化管理
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支持期为3年,市知识产权局建立健全跟踪督导机制,设定指标任务,在项目周期内实行动态管理,从工作机制建设、目标达成情况、公共服务效能、特色亮点工作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年度综合评价。强化结果应用,依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综合协调调度、调整完善推进措施。
三、聚焦赋能重点
以产业头部企业和“爬坡”企业为工作重心,发挥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化运营经验,精准匹配政策资源和专业化服务,以点带面推进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一)赋能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1.推进实施专利导航。建立以产业数据、市场数据、专利数据为基础的专利导航机制,支持产业功能区实施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专利导航和分析评议,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提供决策参考。引导企业发掘目标专利和合作研发对象,加强关键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助力破解高精尖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知识产权布局的科学性、精准性和系统性。
2.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深入开展“一企一策”知识产权帮带活动,引导企业科学谋划专利布局和商标战略,促进知识产权与创新链、产业链各环节和企业经营发展全过程有机融合。以头部企业为知识产权创新主阵地,支持重点企业、产业联盟布局高价值专利组合、专利池,增强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3.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质量。促进企业商标、专利、著作权、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的综合运用,做好商标、专利海外布局保护和地理标志产品国际互认互保,形成具有数量规模、竞争优势的高价值知识产权资源储备。
(二)赋能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4.促进高价值专利应用。构建高价值专利协同培育体系和创新成果转化运用机制,围绕产业功能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关键技术领域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支持建设1-2个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促进主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5.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支持产业功能区企业积极同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开展协同创新供需对接,针对产业发展前沿挖掘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度高、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专利,支持其积极探索专利实施对象,促进专利成果供给端与企业需求端精准匹配。
6.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以“知贷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平台为依托,支持企业使用商标权、专利权直接获得融资,探索地理标志质押融资。整合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等资源,为产业功能区开展知识产权金融培训,提供金融服务,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支持力度。
(三)赋能知识产权高标准保护
7.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多元化融合。整合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资源,依托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维权站(点)、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和仲裁机构等,为产业功能区构建快速审查、快速确权、投诉举报、快速维权等“一站式”解决路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治理水平。
8.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职能的深度融合。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推动商标、专利、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商业秘密等各类型知识产权保护职能的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发挥知识产权保护组合协同优势,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9.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利用现代“互联网+”、区块链等手段,开展企业知识产权风险预警,加强对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老字号品牌、在蓉外商知名品牌、成都重点企业核心专利、商业秘密等风险预警监测工作,支持企业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10.搭建知识产权保护交流协作平台。创新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有效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防范化解侵权风险。建立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对接海外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加强对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指导和帮助。
(四)赋能知识产权高水平管理
11.优化“直通”服务。增强知识产权服务的专业性和高效性,用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专家资源,建立审查员实践基地长效机制,助力企业提升专利创造质量。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作用,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提供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服务。
12.推行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聚焦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加强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单位,推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贯标认证与各部门关联政策的协同联动,调动创新主体主动实施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积极性。
13.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提升。加强指导帮扶,支持重点产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支撑企业质量创新升级。充分利用质量技术资源,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提升质量服务效能,助力产业基础再造。
14.推进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根据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需要,推动建立标准制定和专利池构建的良性互动机制。支持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融合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标准与市场活动的紧密融合,优化产业功能区发展环境。
15.畅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打通成都市知识产权智慧管理平台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服务平台的信息化链接,为产业功能区及企业免费提供知识产权信息开放共享服务。
16.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支持产业功能区和园区企业培养知识产权管理人才。通过交流培训、项目资助等方式,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强化知识产权各项工作的质量导向,夯实知识产权发展基础。
四、项目组织管理
(一)申报主体
各区(市)县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的产业功能区,依法注册登记的产业生态圈联盟等产业发展服务主体。
(二)申报条件
1.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具有健全的政策体系,有多部门协同推进知识产权工作的高效工作机制,公共服务能力较强。
2.产业功能区具备一定的产业能级和企业规模,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培训,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基础扎实。
4.申报主体具备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场地(含服务窗口、教育培训等场所),配套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等。
(三)工作程序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牵头制定发布成都市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申报指南,按以下程序开展申报、审核、评价、管理工作。
1.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单位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提出项目申报申请。
2.实地考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组织项目实地考察。
3.专家评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知识产权局)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集中评审。
4.项目立项。报市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确定成都市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并予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示范项目并发布通知。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强化市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整合调动产业联盟、行业商协会力量,加强交流合作和开放共享,统筹推动知识产权赋能工作落地见效。导入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精准助力产业龙头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优势。
(二)加强资金保障
发挥财政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激励引导作用和知识产权运营基金的支持促进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转化运用。根据年度综合评价结果择优分级给予50万元、8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支持3个年度。
(三)完善配套支持
激励和引导区(市)县政府及产业功能区将知识产权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纳入“产业功能区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工作统筹推进,在功能平台建设、办公场地设施等方面予以配套保障。结合产业细分领域,梳理、收集企业需求,协同开展专业化、定制化服务。
(四)加强宣传推广
充分运用各类媒体资源和对外宣传渠道,积极宣传“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功能和专业服务能力,及时挖掘、提炼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不断提升赋能中心显示度。依托产业功能区、产业联盟、行业商协会,组织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政策宣讲辅导、企业经验交流等专题活动,大力营造崇尚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本实施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此前有关规定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的,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成都市知识产权局
2024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