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成功召开共商共建共享双碳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4(第十三届)

中国钢铁发展论坛

“双碳”背景下

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企业政策2024

会 场丨2024(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

2024年4月23日,由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和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共同主办、新兴铸管(000778)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第十三届)中国钢铁发展论坛”,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成功召开。本届论坛以“双碳”背景下中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

论坛 · 致辞

胡文瑞丨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代表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对本届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参加论坛的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胡文瑞主任表示,2024年,我国钢铁行业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巩固钢铁去产能成果,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应对国内外需求形势变化,积极保供稳价,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行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行业效益创历史最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这主要得益于国家宏观政策调节更加有力,得益于粗钢产量调控更加有力,得益于对规范铁矿石信息发布措施更加有力,得益于钢铁企业转型升级更加有力。

胡文瑞主任指出,2024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我国钢铁行业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苦练内功、主动作为,将钢铁强国梦主动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向新台阶。

何文波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何文波感谢大家对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并对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即将迎来建院5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

何文波书记指出,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钢铁工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命题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要有理性、客观、清醒的认识。我国钢铁工业实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及钢铁工业自身发展客观需要,综合技术发展状况,科学统筹谋划,分阶段、分步骤,合理有序推进系统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流程优化创新、冶炼工艺突破、产品迭代升级、捕集封存利用六条低碳技术路线的研发与应用,做到技术发展有的放矢、阶段目标明确可行,这将是一个与时俱进、动态调整的过程。

何文波书记强调,我国钢铁行业走向碳达峰、碳中和,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低碳技术进步,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和技术推广。钢协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组织编制了《中国钢铁工业低碳发展技术路线图》和《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愿景规划》,将为钢铁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和部委低碳转型要求提供重要指引。

特邀 · 报告

杨伟民丨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主题报告《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中,首先介绍了“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命题的提出背景和重要意义,指出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多目标阶段,实现不同目标的措施是不一样的;而且国民经济是一个非常复杂、相互关联的系统,系统中每个变量的变化都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平衡带来影响,如果只顾一点不顾其余,就可能会打破宏观经济的均衡。因此,我国钢铁行业减碳不能仅从行业自身出发,而应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要把握好多重目标的平衡。

杨伟民副主任分析称,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应把握好三个原则:

一是把握目标之间的层级。目标是多元的,但目标之间有层级。其他目标要服从高质量发展目标。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过程中,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把握目标之间的先后。不同目标之间存在先后顺序。减碳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不是限制发展本身。减碳必须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不能因减碳而削弱国家生产力。所以,研究和推动“双碳”工作不能就碳论碳,必须注重减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不能颠倒顺序、颠倒因果。

三是把握目标之间的长短。要分清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长远目标,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短期不能够过度用力。有些长期规划的目标不适合作为短期的计划或是政绩考核。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也明确要求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殷瑞钰丨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冶金工业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殷瑞钰在会上作了题为《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线讨论》的精彩报告。

殷瑞钰院士表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作为工业重点领域,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费大户,同时也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单靠钢铁行业自身,要实现碳中和是有难度的,但如果考虑全社会的协同,则钢铁行业未来是有可能趋近碳中和的。

殷瑞钰院士指出,对钢铁工业而言,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总量性、强度性、结构性的命题,是有时限性的战略性的大命题。初步判断,我国钢铁行业已接近进入碳排放峰值平台期,越早实现碳达峰,越有利于后续的脱碳化进程和碳中和的实现,要鼓励有条件的钢铁企业率先实现碳达峰;落实“双碳”目标,粗钢产出总量控制与流程结构调整是两大重要抓手,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是重要支撑。长远来看,在逐步适应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未来钢铁行业的生产制造流程将趋向为三大类,即高炉-转炉长流程、全废钢电炉流程和氢还原-电炉流程,并由此派生出不同模式的钢厂。对于一些长流程的钢铁联合企业,还有可能与建材、化工、电力等企业共同形成工业生态园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李 高丨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题为《钢铁行业低碳转型政策导向》的报告中表示,我国“3060”目标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推进“双碳”目标过程中,需要坚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仅对我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为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加快优化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李高司长指出,面对国际形势要求和国内目标任务,绿色低碳是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出路,绿色应当成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低碳是钢铁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和碳减排重点领域,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对自身发展、对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作用。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做好统筹、多措并举,应着力部署四方面工作:一是合理控制粗钢产量,加快结构调整;二是大力推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创新;三是抓紧认真做好参加全国碳市场的相关准备工作;四是做好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有关工作。

陈克龙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在题为《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加快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钢铁工业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以去产能、控规模为基础,统筹推进技术创新、绿色转型、智能制造、兼并重组,行业的发展生态、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改善,迈上了新的发展阶段,现已成为我国技术含量最高、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之一。总体来看,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已经进入由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的加速演进期,处于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阶段,并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规模优势持续保持;二是产品品种更加丰富;三是绿色智能水平加速提升;四是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陈克龙司长指出,《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印发,为“十四五”推进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实施路径、绘制了发展蓝图。我国钢铁行业应携手共进、形成合力,在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把握好五方面重点任务:一是牢牢把握钢铁行业的核心使命;二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三是严格规范开展产能置换工作;四是着力推动钢铁工业稳定增长;五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行业发展实际,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要积极作贡献、努力率先,但也不能抢跑,应依靠技术创新、减量发展“双轮驱动”,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马 锐丨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

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马锐基于高质量发展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分享了题为《以高质量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

马锐局长表示,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讲,在这个时期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基础,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因此,企业要更好统筹安全与发展,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创造具有一流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马锐局长指出,企业在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深刻把握安全生产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属性特点,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应树立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认识到安全不仅是投入,更是投资,安全管理是企业的竞争力;应完善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做好风险管控,并注重提高员工素质。对于具体措施,建议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一是自主创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管理体系;二是准确把握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要素,采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主的体系化管理以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机制;三是重视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四是应用推广执法+服务+专家“三位一体”执法模式。

夏 农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在题为《稳中求进 扎实工作 推动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中介绍称,今年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运行呈现出粗钢产量同比下降、钢材出口同比下降、钢材库存基本稳定、国产矿产量保持增长、进口铁矿量跌价涨、行业效益保持较好水平、兼并重组态势良好的主要特点。自去年以来,针对我国钢铁行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对确保全行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夏农一级巡视员指出,加快推动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一以贯之地持续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以贯之地坚决落实钢铁行业各项政策措施,一以贯之地严禁钢铁新增产能、巩固提升去产能成果;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支持创新、鼓励兼并重组,进一步推动钢铁行业加强环保、降低能耗、提升绿色低碳水平,进一步维护供需平衡、促进钢铁行业平稳运行。

杨正位丨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正位就《高水平开放与新发展格局》作主题报告,表示近年来我国开放大国地位日益巩固,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我国钢铁行业为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正位主任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中国越发展就越开放。内外循环相互促进,应正确认识新格局下外需与外循环作用。新格局下,我国高水平开放具有四大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科技创新的潜在优势,中国强大的制度优势。立足全球化时代,我们应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构建新格局,推动深层次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在更高开放水平上形成良性循环,这也将为我国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主题 · 报告

胡雄光丨首钢集团副总经理

芮义斌丨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总监

李国忠丨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王学柱丨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志东丨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冯夏宗丨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资深经理

丁立国丨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德龙集团董事长

李新创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首钢集团副总经理胡雄光、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总监芮义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国忠、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学柱、四川冶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志东,分别围绕首钢集团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展望、践行绿色低碳发展 共创钢铁美好未来、深耕特钢领域 助力制造强国、新兴铸管 管通四海 为人民健康引水、努力创建全国绿色低碳全废钢短流程电炉钢示范企业等精彩内容,分享了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

上海期货交易所商品一部资深经理冯夏宗,全联冶金商会会长、德龙集团董事长丁立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新创,分别针对钢材期货的优化与创新、拥抱新变局 再塑竞争力 推进民营钢铁高质量发展、中国钢铁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径等高质量发展策略作主题报告。

与会 · 嘉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院士毛新平、院士黄维和,中国工程院三局局长高战军,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副主任常军乾,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前主席、星闪联盟理事长张晓刚,世界钢铁协会副总干事、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钟绍良,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郑安阳等领导莅临论坛现场指导。

本届论坛历时8个小时,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广大钢铁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技术供应商、金融机构等相关机构的领导、专家和代表,聚焦一系列关乎我国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热点议题,共商战略方向和实施路径,共享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并通过形势剖析、政策解读、策略建议、经验分享等精彩内容和丰富形式,累计吸引3.1万余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参会、参与讨论和互动留言。

本届论坛的召开,为我国钢铁行业共建高质量发展之路搭建了良好交流合作平台,对钢铁企业绿色化、低碳化、智能化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论坛 · 主持

范铁军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姜晓东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副院长姜晓东,分别主持上午会议和下午会议。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