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做强做大“链主”企业,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培育发展优质中小企业。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是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我市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8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83家。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一主题,本期约请了相关专家进行讨论。

——编者

着力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

主持人:在建立和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方面,该怎样着力?

刘洪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是提升经济韧性、激发创新、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重庆需要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方面一体推进、系统发力。

一是根据重庆产业发展特点,明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点领域和培养目标。重庆要侧重于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聚焦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在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强化制造业的国际国内竞争力。要坚持专业化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工艺流程、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经营业绩,使企业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成长潜力,力争成为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先企业。

二是对重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进行全面摸底,建立和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据库。整合市发改委、统计局、财政局、经信委、商委等各部门的数据,建立全市层面的中小型企业数据库,并对其进行多维度深入分析、建立企业画像,对标“专精特新”企业国家认定标准,精准识别出潜在的“专精特新”企业。在此基础上,对标全国层面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单项冠军企业的目标,根据重庆企业发展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梯度培养数量目标。

三是分梯度给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同力度、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扶持。首先是尽可能多地争取国家层面的奖补资金。“十四五”时期将通过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安排约100亿元奖补资金,分三批重点支持10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重庆应尽力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其次,市级层面要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特征和技术特征,提供一业一策的专项服务包。服务内容可包括财税、投融资、人才引进和配套服务体系等,尤其要着力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相关银行提供专项融资服务,提供贷款优惠和贷款便利。最后,要加快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次培育体系,对不同梯度的企业提供不同力度的政策扶持,建立动态调整各梯度企业的扶持标准。

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如何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把企业打造成单项冠军?

郑道勤:“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是创新,核心是专注专一专业,特点是特色化,结果是出高质量的精品。硬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让科技创新赋能重庆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是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也是重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举措。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是硬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助推高质量转型升级。在智能制造时代,重庆具备诞生多个智造独角兽企业的肥沃土地。要推动把全国大院大所的科技成果在重庆大地上落地生根成长壮大,借助场景优势定向培育硬科技龙头公司。摇橹船科技就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的硬科技成果和重庆的制造业转型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进而实现硬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作为国内高精密光电测量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最高代表之一,摇橹船科技自主研发的多款高端工业相机、镜头、光源等产品技术参数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被业界称之为“机器视觉国家队”。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共建共研共享。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有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同时提高高校、科研院所的产业化能力,实现双赢。加强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实验室等技术创新机构的建设,积极申报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资质认定,努力提高企业科研能力。

三是始终坚持“专精特新”的初心,培育科创龙头企业。企业在实际经营中,要念好“专”字经,瞄准“特”,集中自身资源,专注于细分市场,加大细分市场主导产品的研发与销售。要念好“新”字经,突出“精”,通过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高精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要结合重庆产业优势,瞄准未来高质量转型发展趋势,提前布局培育一批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构建科创龙头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和行业标准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知识产权价值推广等方式,重视知识产权建设,加强知识产权投入。通过知识产权的积累,保障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参与地方、行业、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推进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以精准服务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

主持人:怎样进一步夯实支撑服务体系,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精准化、智能化服务?

罗超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期专注细分市场、创新实力较强、配套能力突出,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鼓励“专精特新”,完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是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揭榜挂帅”,集中力量推进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夯实科研精准化服务支撑体系。要深入调研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的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系统梳理并形成基础研究榜单,通过“揭榜挂帅”模式,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市内外优秀专家团队精准化进行基础性和突破性研究。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需要的基础研究为目标导向,聚集资金、人才和技术等资源,构建一套精准化科研服务体系。

二是顶层设计智能服务架构,全面布局智能服务关键领域,夯实生产性服务体系。立足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链发展需要,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与智能产品集成创新,完善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产品体系,推动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加快大数据平台建设,着力建设人工智能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全面布局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能服务架构体系,积极投入关键领域建设,加快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智能服务建设,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模式创新发展。

三是创新政府管理模式,营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良好营商环境,夯实政务服务体系。围绕我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基础研究需要,创新政府管理模式。通过一站式服务,简化企业在土地使用、智能改造试点、生产生活配套、产业园、物流园等方面的行政审批流程,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在融资、办理上市服务、上市企业个性化融资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创新探索,推动政务服务全面转型与创新发展。

四是培育顶尖国际事务服务团队,加速知识产权全球布局,夯实国际业务支撑服务体系。“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仅要立足于国内产业体系,更要放眼于国际产业体系。因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多维的知识产权布局、维权及纠纷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要着力培育一支具有国际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专家队伍和专业律师队伍,加速知识产权国际布局。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