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报条件(参考2023年政策,2025年以最新公告为准)
注册时间:企业注册成立满1年以上(以营业执照日期为准)。
知识产权: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如专利、软件著作权等),需与主营业务相关。
技术领域:主要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范围(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
人员结构:科技人员占比不低于当年职工总数的10%。
研发费用:
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销售收入≤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5%;5000万-2亿元的企业≥4%;>2亿元的企业≥3%。
高新技术收入: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60%。
创新能力评价:评分≥71分(满分100分,考核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化、研发管理、企业成长性等)。
二、申报流程
自我评估:对照条件进行预判,提前整改不足。
材料准备:包括审计报告、知识产权证明、研发立项文件等。
系统填报:登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提交申请。
地方初审:南京市科技局及各区进行形式审查。
专家评审:省认定机构组织技术、财务专家评审。
公示备案:通过后公示10个工作日,报国家备案后颁发证书。
时间节点:通常每年分3批次申报(4月、6月、8月),具体以2025年官方通知为准。
三、奖励政策
市级奖励:
首次认定:约30-50万元(2023年为50万元)。
重新认定:约10-20万元(2023年为20万元)。
区级叠加奖励(以2023年为例):
江宁区:额外30万元。
江北新区:额外50万元。
雨花台区:额外20万元。
其他区(如栖霞、鼓楼等)通常也有10-30万元补贴。
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有效期3年)。
四、注意事项
提前布局:知识产权申请需1-2年周期,建议尽早规划。
规范财务:研发费用需单独建账,确保审计报告合规。
关注政策:2025年申报前需查阅南京市科技局官网或咨询各区科技部门,确认最新条件及奖励。
专业辅导:可委托专业机构协助材料整理,提高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