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2024年相关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而“专精特新”企业也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而创新离不开技术的累积,更离不开研发的投入。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杰出代表,马上消费始终坚持自主研发,以持牌铸专业,以数字造精细,以理念为特色,以科技创新颖。透过“专精特新”的视角,让我们一起解读马上消费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上的创新发展。
“专”—管理创新:持牌企业尽显专业
“专精特新”中的“专”直指专业性,要求企业在产业、产品、市场等方面均具备专业性,并且还需要在其细分行业具有较高市占率。
而马上消费作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专业性方面位列第一梯队。
“专精特新”企业低调酝酿的十年,也是金融行业飞速发展的十年,大量新进选手竞相入场。但越是在行业加速扩容之时,更突显“持牌”意义之所在。
2024年6月17日,银保监会曾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其中重点强调严禁混淆持牌与非持牌金融机构之间的产品和服务,或放大非持牌金融机构信用,谋取不当利益。
作为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持牌金融机构,马上消费因此而具备的专业性为公司的差异化道路带来了巨大价值。
马上消费在创立初期就拿下消费金融牌照,从此就走在了行业合规前列并积极进行管理创新。凭借专业性和持牌优势,马上消费通过小额分散、无抵押、纯信用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与数字化能力建设,将服务延伸至三四线城市和县镇、农村地区。截至目前,其业务已经覆盖全国31个省,注册用户突破1.5亿人。
“精”—数字化创新:探索精细数字化发展路径
“专精特新”中的“精”表示精细化,可解释为企业在实施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按照精益求精的理念进行精细化管理,实施精准化操作。
而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无疑是走上精细化之路的良好开端。自2017年以来,金融业通过流程优化和前后台联动来实行集约化生产,为交易数字化铺平道路。
与此同时,数字化发展还得到了国家战略的大力支持。
2024年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4―2025年)》,要求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贡献金融力量。
所以作为一家科技驱动型金融机构,马上消费从创立开始就奠定了数字化发展的基础。
对内,马上消费对智能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升级,目前其已打造10万多个风控变量,构建300多个大数据风控模型,针对差异化场景提出对应的风控策略及流程。
对外,马上消费为多个行业提供个性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向同业输出信贷服务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等。截至目前,马上消费已助力200家机构数字化转型,覆盖主流消费场景超200个,达成合作的商户超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