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府函〔2024〕48号
各区(市)县政府(管委会),市级有关部门:
现将《成都市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成都市人民政府
2024年6月25日
成都市综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建设方案
为全方位支撑国家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增强成都市服务重要商品和资源要素的流通能力,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发改经贸〔2024〕78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布局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通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经贸〔2024〕59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成都实际,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战略部署,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立足国家所需、城市所长,巩固扩大在粮食、能源等相关商品产供储销中的比较优势,聚焦建设西部重要农产品集散枢纽、西部重要能源产品保障基地、全国钒钛钢铁等矿产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统筹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发展有序高效的现代流通市场,提升流通组织能力、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为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商品和资源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在10%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13%。展望2035年,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更加完善,现代流通组织效率和综合服务效能明显提升,成为支撑全国高效顺畅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支点。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西部农产品流通走廊
1.打造西部粮食生产基地和全国异地储粮首选地。加快青白江铁路枢纽粮食物流园、新津中粮(成都)粮油工业公司物流园区“一北一南”区域性粮食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增强新都区四川粮油批发中心直属储备库物流枢纽节点功能,提升成都“北粮南运”粮食散粮集装运输能力。推进粮食安全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共建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强成渝地区一体化粮食应急联动和区域间粮食储备协调保障,参与西南化肥骨干流通走廊建设,共同成立西南重要农资产业联盟,整合优化运输配送路径,确保粮食的“粮食”供应稳定高效。与外省粮食主产区共建粮食收储基地,布局跨省异地储备、深加工和物流节点,辐射保障西藏粮食供应,建立多形式、深层次、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2.打造西部“菜篮子”保障基地和外销型商品蔬菜基地。夯实蔬菜基地生产能力,支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大力发展蔬菜产地初加工,发展集采集配和“净菜进城”模式,规划建设蔬菜集配中心,推动预制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蔬菜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建立蔬菜生产、加工和流通全产业链数字化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增强蔬菜联合保障供应功能,做好蔬菜货源组织、储备和对接调运,加强直采直销与季节性蔬菜调剂基地建设,持续开展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贸对接,减少蔬菜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和损耗。(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3.打造西部地区水果集散中心和交易中心。规划建设西南水果集散中心,增强水果信息发布、采购、仓储、竞价拍卖、供应链金融等功能,打造西南水果数字化交易平台。拓展果业休闲观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新功能,大力发展果园观光、采摘体验、文创科普等新业态新模式。构建水果跨境物流通道,建设进口水果短链化、直通式贸易通道,开行航空冷链快线,联合南沙、钦州加快“门到港、港到门、门到门”的水果冷链运输服务,建设西南特色水果冷链物流贸易港,打造热带水果进入西北市场的南北合作平台。加强质量品控,加快水果绿色标准体系建设,打造一批水果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提升晚熟柑橘、猕猴桃等特色水果美誉度。(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
(二)培育西部能源产品流通走廊
4.打造全国重要的绿氢枢纽城市。前瞻布局绿氢赛道,强化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等重点环节技术攻关,构建形成制、储、运、加、用完整供应链。加快氢源建设,加强与川内优势水电城市合作,适时规划建设到成都的中长距离输氢管道,共同探索液氢储运站、液氢道路运输专线等大规模氢能储运设施配套。拓展氢燃料电池示范应用场景,强化氢燃料电池交通推广力度,推动氢燃料电池在公交车、物流车、无人机、垃圾清运车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协同共建成渝氢走廊,联动重庆及重要节点城市共同布局成渝地区间制氢——储氢——输氢——加氢基础设施,共同建设氢能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推动氢能保障各地互通。(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
5.打造西部重要的原油炼化生产基地与成品油中转储运中心。做大做强绿色石化产业,以炼化一体化为核心,引导现有炼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加快发展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加强绿色技术、工艺和设备研发,扩大智能化、绿色化生产设备与工艺应用。加强储油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与优化布局,推动简阳市庙子沟油库及石油批发交易中心、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四川中心油库二期工程等项目建设,提升成品油储备能力。加快与西北、西南原油主产地及成品油主消费地建立石油供需对接机制,协同共建集管道、铁路、公路于一体的联合运输网络,共同完善成品油分销配送体系,联合推动成品油跨区调配和串换,构建形成产、炼、化、运、销完整链条。(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
(三)畅通矿产品原材料流通走廊
6.打造国家重要的钒钛钢铁交易服务中心。做大做强钒钛钢铁交易平台,增强在线交易、仓储物流、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等功能,打通“原料基地——服务平台——市场”流通渠道,提供钢铁、钒钛等大宗商品的智能仓储、高端加工等一站式服务,打造西南最大“互联网+钢铁”服务平台。构建钒钛钢铁大数据应用系统,做强钒钛钢铁企业定制化数字转型服务,全面驱动企业数据运营和智能管理。与攀枝花市、凉山州等地探索“研发+生产”合作模式,鼓励在蓉科研机构与大型钒钛钢铁企业共同组建钒钛钢铁创新联合体,协同推动资源制取、冶炼、资源综合利用等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联合打造“研发创新+生产制造+应用推广”的产业生态闭环。(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四)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流通网络
7.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建设高标准商品市场,推动大型商品批发市场向“品牌建设+平台展销+仓储物流”的消费品展贸中心转型,加快推动“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四川跨境公路运输集散中心等建设,转型提升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做大做强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推进农产品产地市场、集配中心和低温加工处理中心改造升级。推动商贸流通业态创新升级,创新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电商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大型超市、实体商店、社区生鲜连锁店等上线上云上平台。(责任单位:市口岸物流办、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局)
8.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体系。优化大物流网络布局,加快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统筹推进陆港型和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积极规划布局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动形成“5港6中心N基地”物流节点设施网络体系。推进物流设施数字化,推动物流枢纽、物流园区(中心)、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要物流节点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智慧枢纽和数字物流矿产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贸易企业紧密协作,引导专业化物流企业为其量身定做供应链管理库存、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等物流解决方案。提高应急物流保障能力,推动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制度化,健全完善平急转换运行机制。(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口岸物流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
9.提升现代交通服务流通功能。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强骨干运输通道建设,推进机场货站、铁路港站、物流节点设施间快速通道衔接,提高枢纽节点间中转联运效率。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货物运输结构,推进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公转铁”“散改集”,加强货运车辆适用的充电桩、加氢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打造多式联运枢纽,完善公铁、空铁公、铁水多式联运和换装转运设施,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主体,丰富“门到门”一体化联运服务产品。共建跨区域流通网络,协同推进黄百铁路建设、隆叙段扩能改造,提升与泸州市、重庆市、贵阳市等城市间的交通通达能力,实现重要产品多式联运运输畅通无阻。(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口岸物流办)
(五)发展有序高效现代流通市场
10.深化现代流通市场化改革。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聚焦“审批、服务、监管、保障”全环节,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持续深化“一网通办”改革,提升企业商事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完善流通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制度,全面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格落实“一单尽列、单外无单”要求,进一步推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与本市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对接,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积极探索构建跨区域的统一市场准入服务系统。强化国家、行业标准实施应用,开展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动流通领域基础设施、载运工具、集装设备、票证单据、作业规范等标准相互衔接和应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运行和政务服务办)
11.培育壮大流通市场主体。做强骨干流通企业,推动有实力的流通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合资合作、兼并重组等方式拓展经营网络,鼓励大型商贸、物流企业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向供应链企业转型升级,支持有条件的在蓉流通企业到外地设立分支机构、实现连锁扩张。激发中小微流通发展活力,引导企业专注细分市场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品牌打造,培育独特竞争优势。建立健全优质中小微流通企业培育库,鼓励平台型、科技型企业利用数字技术赋能降低中小微流通企业进驻和服务费用。(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口岸物流办、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12.加强现代金融服务流通功能。完善流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创新流通金融服务产品。深化铁路运单和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积极开展单证融资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依托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展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票据贴现等供应链金融服务,鼓励出口信用保险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拓展流通领域多元融资渠道,推动流通领域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稳妥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积极引进各类股权投资企业,用好天府信用通平台,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和在线银企融资对接。(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口岸物流办、市金融管理局、人行四川省分行营管部)
13.提升现代流通信用支撑能力。加快完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鼓励行业协会建设产品追溯系统,提供产品溯源等服务,加大可追溯产品市场推广力度,扩大可追溯产品市场规模。建立健全流通信用监管体系,围绕流通领域行政许可、证明事项等环节,明确信用承诺标准规范和流程,加强信用承诺履行情况跟踪监督,着力构建“事前信用承诺、事中履约核查、事后联合惩戒”的全链式闭环管理模式,推动以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
三、实施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对上协调沟通、领导牵头攻坚、信息互通共商、跟踪督办问效的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流通支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大困难和突出问题。加大财税政策支持,统筹利用各类资金支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强化用地需求保障,重点保障跨区域、保民生、保供应、保安全稳定等重大流通项目用地需求,合理配置仓储物流、配送末端网点用地。夯实重大项目支撑,谋划储备一批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强化项目建设跟踪调度,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