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重点群体范围及补贴培训类型

关于就业重点群体范围补贴培训类型的详细说明,内容清晰分类,便于理解:


一、就业重点群体的具体范围

国家定义的就业重点群体通常包括以下七类人群,政策支持其就业或创业:

群体分类具体人群说明
1. 脱贫人口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需通过扶贫系统验证)。
2. 登记失业人员在人社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满6个月以上的人员(含长期失业青年)。
3. 高校毕业生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全日制毕业生(含专科、本科、研究生)。
4. 退役军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复员干部等(需持有《退役证》或相关证明)。
5. 残疾人持有《残疾人证》或《残疾军人证》且具备劳动能力的人群。
6. 农民工农村户籍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需提供户籍及就业证明)。
7. 零就业家庭同一家庭户口内所有劳动年龄成员均无稳定就业的情况(需社区/村镇认定)。

二、补贴培训的主要类型

针对上述群体,政府及社会机构提供四类补贴培训,覆盖技能提升、创业支持等方向:

就业重点群体范围及补贴培训类型

1. 职业技能培训

  • 适用群体:脱贫人口、失业人员、农民工等。

  • 培训内容

    • 制造业技能(电工、焊工、机械操作);

    • 服务业技能(家政、护理、电商运营);

    • 新技术领域(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基础)。

  • 补贴形式

    • 免费参训:由政府指定培训机构承担费用;

    • 培训后补贴:考核合格后按每人500-3000元标准发放。

2. 创业培训

  • 适用群体: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农民工等。

  • 培训内容

    • 创业政策解读、商业计划书撰写;

    • 财务管理、市场推广实战;

    • 农村电商、乡村振兴项目孵化。

  • 补贴形式

    • 全程补贴:SYB(创办你的企业)课程费用全免;

    • 创业奖励:成功注册企业可获1-5万元启动资金。

3. 岗前培训与稳岗培训

  • 适用群体:企业新招用的重点群体员工。

  • 培训内容

    • 企业定制化岗位技能(如生产线操作、安全规范);

    • 职业素养提升(沟通技巧、团队协作)。

  • 补贴形式

    • 企业申领:按培训时长补贴(如每人每天100元);

    • 直补个人:通过社保卡发放培训期间生活津贴。

4. 特殊群体专项培训

  • 适用群体:残疾人、刑满释放人员等。

  • 培训内容

    • 残疾人适应性技能(手工艺品制作、盲人按摩);

    • 心理辅导与就业指导。

  • 补贴形式

    • 培训+就业联动:推荐就业后额外补贴企业;

    • 辅助设备支持:免费提供助听器、轮椅等工具。


三、如何申请补贴培训?

  1. 确认资格:通过当地人社部门或社区服务中心查询自身所属群体类别。

  2. 选择培训:登录中国公共招聘网或地方人社APP,筛选可申请的培训项目。

  3. 提交材料:身份证、群体身份证明(如失业登记证、残疾证)、参训申请表。

  4. 参训与考核:完成培训并通过技能鉴定,获取证书后申请补贴。


四、注意事项

  1. 政策差异

    • 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可能增设高端技能培训(如区块链、无人机操作);

    • 乡村振兴重点县对农业技术培训补贴更高。

  2. 防骗提示

    • 警惕“包就业”“高额返费”等虚假宣传,选择人社局备案机构

    • 补贴资金通过官方渠道发放,无需提前支付费用。

  3. 时效性

    • 部分培训年度内限名额(如脱贫人口优先),建议尽早报名。

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服务热线:1528106716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微信咨询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