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俗称“四板”)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即“三板”)之间存在一定的衔接机制,但截至目前(2023年),官方并未正式推出标准化的“绿色通道”。不过,根据现有政策和企业实践,企业在四板挂牌后转向新三板挂牌可能享受一定便利,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一、企业基本条件
公司性质与治理结构
依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存续期满一年(有限公司整体变更的可连续计算)。
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规范。
四板挂牌要求
需在区域性股权市场(如上海股交中心、前海股交中心等)完成挂牌并规范运营至少6个月至1年。
部分地区要求企业在四板进行过定向增发或股份交易,具备一定市场认可度。
二、合规性要求
合法合规经营
最近12个月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或处罚。
股权清晰,无重大权属纠纷。
信息披露规范
在四板挂牌期间定期披露财务报告和重大事项,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三、财务要求
持续经营能力
具有持续经营能力,主营业务明确,最近两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非硬性指标,但需符合新三板基础层或创新层财务标准)。
部分地区四板要求企业最近一年净利润达到一定水平(如300万元以上)可优先推荐。
财务规范性
财务报表需经符合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无保留意见。
四、中介机构督导
推荐机构持续督导
需由具备新三板推荐业务资格的主办券商进行尽职调查并出具推荐报告。
企业在四板挂牌期间接受持续督导,且中介机构无重大负面记录。
区域性市场推荐
部分四板市场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出具推荐函,协助对接新三板。
五、审核流程优化
简化文件提交
四板挂牌期间已披露的合规文件(如公司章程、审计报告等)可部分沿用,减少重复工作。
优先审核
部分地区对四板优质企业开辟“预沟通”渠道,加快新三板挂牌审核进度。
六、地方政策差异
各地四板市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可能推出地方性扶持政策,例如: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对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企业提供专项辅导。
前海股权交易中心:联合券商对“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转板指导。
长三角区域:推动四板与新三板审核数据共享,缩短备案时间。
注意事项
政策动态更新
2021年《关于进一步规范区域股权市场发展的通知》强调四板与更高层次市场的互联互通,需关注后续细则。
全面注册制实施后,新三板定位调整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准入标准可能调整。
专业辅导必要性
建议通过券商、律所等中介机构提前规划,确保四板阶段规范运作,为转板铺路。